Monday, December 21, 2009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By P.A.

  各位,請看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在2009年12月20日第三屆政府宣誓儀式上的表現。筆者記得自己在中學參加班際朗誦比賽的時候同學們都非常緊張,在上台前都會把要朗讀的文章練過千篇百篇,務求做到「字正腔圓」。今天,崔先生所表演的正正是活生生的「反例」,教導我們什麼叫「外星語」,教曉我們什麼叫「做事不用心」,教育我們什麼叫「不尊重」。天啊!一群小小的中學生都曉得他們應該為坐在面前的校長與觀眾付出最低限度的尊重,今天,堂堂一區之長在澳門五年一次的「盛事」上面對著管理超過13億人的國家主席與50多萬的澳門市民居然不曉得什麼是「尊重」。試問我們怎能放心把澳門交到這個人的手上呢?

  宣誓詞往往千篇一律,而且事先準備,難道連回家練習一下,給予自己、國家主席、全澳門市民最基本的尊重都不可以嗎?今天,筆者真的深深體會到什麼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了。

  以下是誓詞原文:「本人崔世安,謹此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當擁護並負責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澳門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致力於維護澳門的穩定和發展,對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

  現在跟大家玩一個遊戲,看看大家可否猜出崔先生的外星語到底在說什麼。

澳門廉潔程度良好嗎?一個國際比較分析

By T.W.

  反腐敗國際性組織「透明國際」上月公佈180個國家和地區的
2009年度國際清廉指數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得分和排名,新西蘭、丹麥、新加坡、瑞典、瑞士名列首5名,而香港排行第12位,台灣和中國分別排第37和79名,澳門則為第43名。

  賭權開放後澳門的人均GDP以神話般的速度增長,人均GDP已相繼超越香港、新加坡和日本,但2009年的清廉指數得分卻遠低於三地。筆者想借本文以顯示澳門廉潔程度的不足。

  筆者將以這些地區的人均GDP與她們的清廉指數之間關係的比較作為討論的方法。由於最新的人均GDP為2008年的數據,因此筆者使用
2008年的清廉指數該年各地區的人均GDP作比較。經筆者比較後,除了少數國家外,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中2008和2009年清廉指數的得分和排名大致呈現近似的特徵。筆者選擇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2008年清廉指數和人均GDP列於附表。


  透過對上表作直觀性的比較看出,清廉指數得分和人均GDP兩者之間大致呈現正比趨勢,首10名包括一些歐洲規模較小的國家、澳洲,新西蘭、加拿大,和亞洲國家新加坡。這當中的歐洲國家都是處於全球人均GDP最前列的較小規模國家 (除荷蘭外人口都少於1,000萬,筆者稱之為特高人均GDP國家,比美日和西歐工業大國還高出頗為多);澳洲和加拿大約相當於西歐工業大國的水平,而新西蘭和新加坡則略低於她們。11-20名則包括美日德英、香港和另一些歐洲較小規模國家,人均GDP同樣是世界前列。

  而從亞洲區的角度看,最高排名依次為新加坡、香港和日本。台灣和澳門則分別排第39和43名。五地中澳門的人均GDP最高,但清廉得分卻是最低的,而且低於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歐洲中人均GDP相對較為低的國家。其他高收入但清廉得分只是中下的地方包括科威特、意大利和希臘。而清廉得分較高但人均GDP相對不是太高的地方包括南美國家智利和烏拉圭等。


點擊可放大圖片


  檢視完以上的基本特性後,接著筆者根據各地清廉指數得分和其人均GDP繪出如上圖的散點圖,並繪上趨勢線 [由設定截距 (intercept) 為零的迴歸分析 (regression) 得出]。處於趨勢線往下的點意味著該地區在相同的人均GDP下比處於趨勢線上的點有較高的廉潔度,或在相同的廉潔度下有較低的人均GDP;處於趨勢線往上的點的情況則與上述敘述相反。

  最接近趨勢線的地方包括新加坡、香港、韓國、葡萄牙等,意味著這些地區現今展現出「廉潔與富裕最平衡的關係」。第二清廉的新西蘭由於其人均GDP只處於中高等水平 (低於新加坡和西歐工業大國) 而處於趨勢線往下一些的位置。

  至於清廉度處於最前列的北歐國家由於擁有特高的人均GDP,她們的點處於趨勢線往上的位置,而且離之頗遠,但這並不代表她們的發展「不太均衡」,因她們本身已處於清廉度最前列的位置,而根據計算出來的趨勢線,當一個點踏在該趨勢線上時,清廉指數為10時所對應的人均GDP只是40,782美元,難道要要求這些北歐國家大幅降低她們已很高的人均GDP嗎?

  而西歐工業大國、美日和澳門同樣處於趨勢線往上的位置,擁有較高的人均GDP,但分別在於澳門的清廉得分只是中等,而其餘地方則有較高的清廉得分。與澳門富裕程度相近的日本和新加坡比澳門廉潔得多。而富裕程度與澳門有一段距離的台灣和韓國也比澳門略為廉潔一點。

  綜合散點圖的特色,不論從清廉指數絕對數字的大小和散點與趨勢線遠近的關係來看,澳門的廉潔程度在先進經濟體中並不盡如人意,需要再提高不少。筆者並不是執意要求當澳門的廉潔程度已達到新加坡水平時只能在人均GDP 40,000美元的水平徘徊以符合接近趨勢線「發展均衡」的特性,因為當澳門的清廉程度已有幸處於世界前列時,澳門當然可以身處諸如瑞士和丹麥甚至更往上的點上。

  澳門現今已是亞洲人均GDP排名最高的地區之一,雖距離全世界排名最前列的北歐國家還有頗大距離,但澳門在來臨的日子中大有可能展現能在數十年內達到人均GDP世界前列的發展趨勢。從現在起若不致力使廉政建設真正落到實處,很可能到了那個時候澳門只會呈現出人均GDP世界前列但清廉指數只徘徊在中游偏上些許位置的「崎胎現象」。


參考資料:
清廉指數出自
透明國際
人均GDP出自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0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澳門數據出自
統計暨普查局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Global Warming: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By P.A.

  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2009) 結束前夕,不停聽到一些大家都不希望得到的消息,就是會議陷入僵局,表示這次會議的實際成效不大。原因是參與國各持己見、互相指責。美國說自己已經設定了最大的減排目標,決定不會再減少排放。另一方面,非洲國家覺得自己的意見未有被尊重、發展中國家批評發達國家對她們的氣候援助金額太少、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抱怨發達國家所提出的堅持對所有國家的減排措施進行監督、報導和確認的要求。原因是發達國家擔心就算發展中國家承諾了減排目標,他們也不一定做得到,因為他們在減排問題上欠缺透明度[其中一個例子是全球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這個國家是誰不言而喻]等等…以上這些不幸的消息都是大家所不願看到的。

  以上的所有問題以至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之所以存在,歸根究底都是因為氣候暖化的情況愈來愈嚴峻,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活。而對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最近讀到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書名為SuperFreakonomics,出自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Steven D. Levitt以及前紐約時代雜誌專欄作家Stephen J. Dubner的手筆。此書乃Freakonomics(台灣譯作蘋果橘子經濟學,內地譯作魔鬼經濟學)的續作。SuperFreakonomics的作者之一Steven Levitt,獲得2003年被經濟學界視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搖籃的克拉克獎 (John Bates Clark Medal,每兩年頒發給美國四十歲以下的優秀經濟學者),亦是筆者論文指導教授Professor Ming-Jen Lin的博士班導師。在課堂上常常聽林老師說Steven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據林老師所述Steven在芝大的第三年就已經由助理教授升至正教授,此乃芝大第一人),三不五時都會發現身邊一些有趣的經濟學現象。筆者在Freakonomics中感受過一次,想不到在SuperFreakonomics又再一次享受到經濟學的無窮趣味。言歸正轉,為什麼要談SuperFreakonomics跟Steven呢?因為此書最後一章所談的正正是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 的問題。

  書中提到在經濟學的角度裡,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部性 (externality) ──指人類的經濟行為所產生的部分利益/成本不是由自己得到/承擔。就好像你在家裡使用冰箱或冷氣的時候,你所付出的只是帳單上的電費,並沒有考慮到發電廠所噴出的廢氣、採煤工人在採煤過程中所付出的生命成本等[現在在中國每年大約有3,000人死於煤礦,你在付電費的時候有否想過你所付出的包不包括祖國同胞的生命呢?]。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用稅收 (taxes) 來把你未負擔的成本加到你的電費單中,好讓你小心謹慎地使用電力,不要一進房間就打開冷氣並調到18度。這種方法稱為「外部效果內部化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y) 」。但可惜的是在氣候暖化的問題上這點很難做到,因為天曉得發電廠所噴出的黑煙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值多少錢、一個人的生命值多少錢等等…所以根本沒有人知道稅收應定為多少,這實在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書中亦表示一般氣候科學家 (climate scientists) 都認為令地球氣溫持續上升的罪魁禍首是人類對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但根據一些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的報告,人類如何影響氣候暖化的途徑並不是非常清晰的,舉一個開車去市場買肉類的例子就一目了然。汽車無可否認地會排出溫室氣體,所以開車去市場買肉類的時候當然會損害環境,但大家又知不知道,原來牛以及一些反芻動物 (ruminants) 會排出一種叫甲烷 (methane) 的氣體,它對氣候暖化所作出的「貢獻」比汽車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高二十五倍。報告又指出研究發現交通運輸所排放的污染物其實只佔以上這些動物所造成的污染的11%,其中貨車把肉類由生產者運送到零售商時所產生的污染只佔4%。所以氣候暖化到底是人類排放太多的二氧化碳?還是我們食牛肉太多?

  沒有人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因為科學家無法在這個問題上做實驗 (experiment) ──例如不准汽車在街上行駛,再來看當只有牛肉生產的時候全球溫度還有沒有上升。我們只可以看到二氧化碳和牛肉生產跟氣候暖化有高度相關 (high correlation),但無法說出他們之間到底誰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因為就算我們真的可以不准汽車行駛,全球溫度也會受到雲量,天氣等的因素所影響。各國政府(大多數是已發展國家)就這樣在不清楚誰是真正凶手的情況下把全球暖化定為他們首要的解決目標。當全球暖化變成一個政治決策的時候,就永遠離不開經濟學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人類減排後將來所得到的好處是否大於現在減排所付出的成本?顯然這次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結果告訴我們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就拿太陽能發電來做例子,其實太陽能接收器只可將12%接收得來的太陽能轉化為電力,可能隨著科技的進步,以上的百分比會逐漸增大,但問題是當我們在興建這些昂貴的太陽能發電站時,我們必須首先付出龐大的污染代價,因為在興建過程中所使用的電力必先會使溫室效應進一步惡化,所以當我們想使用一些對地球無害的能源時,我們必定要使氣候暖化的問題繼續惡化直至我們把全部的太陽能發電站都建好。Steven在書中提到這可能需要30到50年的時間。

  而另一個成本方面的考量是有關發展中國家的。大家有否想過,減少排放對發達國家來說可能只是小事一樁[相對於發展中國家,因為她們減排的成本相對比較低],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減少排放卻是一種奢侈品 (luxury goods) 甚至是對她們國民的一種剝削。因為要求發展中國家減排就等於要她們把巨大的經濟利益轉移到環境事業上,這樣做的話不但會令千千萬萬的貧困人民在煉獄裡待更久,還會使她們更遲才可以享受到第一世界人民的生活。到底是讓千萬生活已經很好的人在將來生活得更好[減排]的利益比較大還是讓千萬一直生活在煉獄裡的人趕快改善生活[繼續排放,讓經濟快速發展]的利益比較大呢[或是從另一個角度想,執行那一個的成本會比較低呢]?答案顯然是後者。

  對於減排問題其實還存在一個很有名的經濟學現象「搭便車 (free-rider problem)」。試想想我為了後代 (descendant) 可以享受美好的將來願意付出龐大的成本去減少污染,但你卻不願意,搭我對全球暖化所作出的貢獻的便車,而且還使我的後代沒法得到美好的將來,那我還有什麼誘因 (incentive) 去減排呢?

  總結以上種種,在經濟學,一個誘因主導 (incentive matter),的世界裡,我們並沒有足夠[或者說不夠強]的誘因去進行減少排放的行為。所以一些環保支持者好像Al Gore (前美國副總統,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等人一直希望人類可以「大發慈悲」,從良心出發不要再過度排放污染物,而不從誘因結構 (incentive structure) 入手去改變人類行為,最後成績未收的結果是可預見的,筆者實感愛莫能助,只好說「只因經濟學未通也」。

  最後要做的當然是一些制度性行銷,SuperFreakonomics的繁體中文版即將面世,而且該中文版是由林老師親自作序,此本好書當然是不容錯過。最後筆者衷心的希望大家可以從書中領略到經濟學的精髓與有趣的地方,將來用之社會,讓自己做一個精明的決策者 (wise decision maker)。

註:本文的主要參考為SuperFreakonomics,另加上筆者自己的見解。有關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報導只要隨便翻開任何中英文報章都可看到,故不在此附上連結。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一個神奇的地方 - 澳門

By P.A.

  一直都在談一些比較嚴肅的話題,現在就來個輕鬆一點的。"It's a wonderful place, it's a beautiful place." 筆者心目中一直都希望著澳門可以給人這麼的一種感覺。雖然歌詞中有許多許多的「祖國」,為何一個地方的東西總是要離不開祖國,難道連一首歌都不可以嗎?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小小的澳門真的是有一班唱歌很出色的歌手。各位有實力的音樂人,加油!

歌手有:小肥(徐智勇)、Chita(余翠芝)、龍世傑、孫鳳明、倪力、陳佳、蘇耀光、周佩英及韓依晴,MV由鍾楚喬@Chessman執導。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AIDS in China

By P.A.

  高耀潔,一個年過八十的老人家,另一個身份是中國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維權醫生。她決定離開自己熟識的地方,為了在有生之年揭露內地的愛滋病疫情,秘密遠走美國出版她在中國對愛滋病的所見所聞,書名為 「血災10000封信」,就算埋骨異地也今生無悔。遠走美國的原因是害怕出書後自己會跟揭露四川豆腐渣工程的作家譚作人一樣被祖國以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罪。高醫生表示其實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內地防役人員發現醫院的血庫已經遭到愛滋病毒感染,但地方政府為了隠瞞役情,嘗試利誘(送住宅,汽車等)民間義工,利誘不成就恐嚇或者軟禁他們,更甚的是如果連軟禁都沒用,官方就會捏造事實,以不實罪名令義工入獄。這除了令很多無辜的人家破人亡外,還令外界無法知道中國的愛滋病疫情。高醫生還表示她在1996年投入中國愛滋病工作的時候發現,河南大量的貧困農民,因為賣血而染上愛滋病,但地方政府卻刻意隠瞞內地愛滋病通過血液傳播的問題,令中國的愛滋病問題沒法壓止。於是她自費出版宣傳品、出書、以及照顧愛滋病遺孤。但她所得到的結果卻是恐嚇與壓迫,以及家人受到的搔擾。她說地方官員強迫她的兒子跪在她面前甚至威脅她家人的生命...... 她還指出,國家所公報的愛滋病感染人數(從2006的84萬減至2009的74萬),死亡人數,以及發病率減少等的資料都值得令人懷疑,而且以上數字減少的原因可能只代表賣血站從地上轉到地下。

  在片段中,高教授說:「現在中國有幾個特點,第一會說假話,第二會造假話,第三收買一部份人效勞。」筆者真的衷心希望高教授所說的只是執政黨的特點,並不是「中國[人]」的特點。